泉州“三小”食品卫生安全鲜肉加工堪忧如何才能放心吃(图)

发表时间:2020/11/24  浏览次数:497  
字体大小: 【小】 【中】 【大】

  当前,泉州市正在全力以赴打赢“创卫复审攻坚战”。小作坊、小摊贩、小餐饮(以下简称“三小”食品)既影响市容市貌,也留下诸多的安全隐患。那么,泉州市“三小”食品的现状如何?近日,记者展开调查,发现“三小”食品由于“点多面广”、监管困难,已成为食品安全监管难题。

  连日来,记者走访了中心市区部分小作坊、小吃摊、小餐饮和流动厨房,发现“三小”食品在给市民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普遍存在着卫生脏乱差等安全隐患。

  8日下午3时20分许,记者在石坪巷一家加工蛋糕的小作坊看到,这里只有一间房间,鲜肉加工制作、烤制等工序全在里面完成,房间内空间狭小,卫生堪忧。

  10日中午12时许,记者在丰云路一家卖馒头的小作坊看到,几个蒸笼放在店前,顾客可以直接买走,也可以在店里吃。该店没有挂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许可证。老板告诉记者,营业执照有办,没有挂出来,他曾向食药监部门咨询过,店里达不到条件,无法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。

  圣茂路附近一个小区楼下有一储藏间,里面光线昏暗,卤好的卤料放在案板上,有凤爪、牛肉、大肠等,苍蝇飞来飞去,屋内满地都是污水,锅炉边的墙壁上也布满黑油。不仅如此,工作人员没穿工作服,也未戴口罩,更没有任何消毒措施。

  “小作坊的卫生很差。”市民陈先生向记者说,之前他在晋江曾看到一个豆皮作坊,旁边就是养鸡场和鸽子场,鲜肉加工苍蝇到处飞,生产的豆皮铺在地上晾晒,大人小孩直接在上面行走。

  记者了解到,泉州市小作坊大多为传统食品加工店,从事蒜蓉枝、麻花、碗糕、米糕、元宵圆、猪肉粕等加工。

  8日中午12时,淮秀路中远名城楼下一通道上的小吃摊点人声鼎沸,“老板,鲜肉加工给我来个蛋炒饭”,“老板,一碗馄饨”,“一个炒面,麻烦一会儿给我送过来”生意火爆。

  这里有10个摊位,每个摊位几乎都是满座,鲜肉加工还有人在排队等待。不管是熟食还是现炒,都直接裸露在空气中,淮秀路上车来车往,扬起阵阵的灰尘

  记者看到,卫生纸随意扔,各种油渍、污渍也随处可见,鲜肉加工好几个摊位前还摆放着油腻不堪的泔水桶。其中有一家卖油炸食品的摊点,摊主不戴口罩一边大声和旁人说话,一边竟用收钱的手直接给顾客拿熟食。

  8日晚上9时40分许,记者在崇福路看到,一些小摊贩将改装成“厨房”的电动三轮车停在路旁,鲜肉加工车上还挂着一瓶液化气罐,卖起烧烤、铁板烧、臭豆腐、糖炒栗子、烧饼等,车旁摆有桌椅,供用餐的人坐。

  8日上午9时许,在东美社区,小摊贩将电动三轮车停在路旁,现场制作“烤面筋”售卖,烧烤产生的浓烟,呛得路人直捂鼻。

  9日上午11时许,在郑成功公园,这里也摆着3个这样的“流动厨房”。这些携带液化气瓶的电动三轮车像是一个移动的炸弹满街跑,闪着明火烧、烤、炸、炒、煎等,也没有配备灭火器材,不仅让街道、公园弥漫着油烟味,环境变得脏乱,而且一旦发生爆炸,后果不堪设想。

  9日晚上10时许,记者看到,祥远路临街的一堵围墙被人开成两个门,门内是简易搭盖的两家小餐饮店,烧烤设备直接放在店门前的人行道上,烧烤产生的烟雾逼得路人绕路而走。这两家小餐饮店没有进行功能分区,洗涤、切配、烹饪、顾客用餐都挤在一个小房间内,食物交叉污染的风险比较高。

  记者走访发现,鲜肉加工大多数小餐饮的门店由旧房改造而成,前灶后房,有的甚至把厨房直接搬到室外。此外,小餐饮还普遍存在着超范围经营、占道经营,垃圾桶没加盖等情况。

  肖先生曾到晋江调查“三小”情况,他说,小餐饮在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地区特别多,但其食品安全状况良莠不齐。近几年来,随着群众对饮食安全的关注,部分小餐饮加强了管理,卫生有所改善,但仍有很大一部分小餐饮条件简陋、管理松散,“三合一”现象严重,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隐患。上一页1

发表评论:(匿名发表无需登录,已登录用户可直接发表。) 登录状态: 未登录,点击登录
惠康生鲜肉,让每个人都吃上真正的放心肉!
友情链接
LINKS
Copyright © 2015,wangzhanhu.com,All rights reserved